本期目錄               105年7月15日發行

 
 
 
   

    專題報導
 


百年起底的萬華車站





  火車的轟隆聲隨鐵路的地下化隱入地底,陸地上取而代之的是金屬碰撞的施工聲,兩棟巨型大廈如兩棵參天巨木,吸取萬華車站的百年養分,將萬華的發展帶向未知的藍天。
  艋舺車頭的變化、鐵路地下化、過往繁華已成萬華人枕邊的午夜夢迴,即將落成的萬華雙子星是否真能迎來新世代的萬代繁華?還是一條海市蜃樓的不歸路?

採訪、撰文/田偲妤 攝影/許振銘、田偲妤

照片提供/中華民國外交部、許勛量、許泰英、「北淡線鐵路的記憶」相簿

艋舺車頭到了! 萬華車站的故事

  嗚――嗚――鏗鏘、鏗鏘、鏗鏘……明治34年(1901年),今日台北市愛國西路與中華路交叉處,一列火車緩緩駛進名為「艋舺」的簡陋站亭,從這一刻起,萬華日漸揮別昔日興盛的水路貿易,隨著鐵路的延伸,進入陸路發展的嶄新時代。

  工商業發展需求加上客商雲集,大正7 年(1918 年),日本政府將原本軍事用途的簡陋站亭,向西遷移至綠町和堀江町的現址,一棟融合日式和西式建築特色的木造站房落成,肩負起運送貨物和載運旅客的使命。 不遠處的台北製糖所(今糖廍文化園區),建造鐵路支線連接倉庫與車站,五分車載來一綑綑新鮮甘蔗,再由七分車運送糖成品到基隆港出口。

  1940 到1980 年代,繁忙的鐵路帶動萬華的快速發展,一邊是以玻璃與肥皂等輕工業為主的汕頭街和興寧街,一邊是以台糖、中央印刷廠、中國時報、服飾批發等商業活動為主的大理街和康定路。 中南部農村青年搭著台鐵北上謀生,進了車站附近的職業介紹所,或轉乘萬新鐵路前往景美或新店做工,萬華成為他們到台北打拼的重要中繼站。

  1986 年配合鐵路地下化工程,陪伴萬華人將近70 年歲月的老火車站走到了生命盡頭,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混凝土之現代化站房。2001 年6 月30 日,鐵路地下化工程全面完工,原本的鐵路蛻變成人車共享的寬闊道路,命名為「艋舺大道」。

  隨著經濟發展重心轉移與都市發展計畫,萬華的交通重要性與周遭建設已不如三鐵共構的台北和板橋,然而在老萬華人心目中,萬華車站曾帶來的繁華與生活足跡卻是永難抹滅的珍貴記憶。

萬華老火車站(1918~1986)

古蹟建築學者李乾朗教授在其著作《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中提到:「萬華車站建於日治大正7 年(1918 年),台灣鐵路車站除了採行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外,最常見的是半木式或全木式構造。
萬華火車站有趣的是入口雨庇使用日式的唐破風,弧形屋頂與主體的半木式木結構融合得很成熟,是罕見的傑作……」李教授的研究足見早期萬華車站建築價值之珍貴,可惜在開發大於保存的思維下未留一磚一瓦,如今只能從歷史照片中想像建築之美。

1985 年萬華老火車站正面© 中華民國外交部

改建成雙子星前夕的萬華車站© 許勛量

拔地而起 萬華雙子星新車站

  矗立在艋舺大道上的萬華車站分為東、西兩棟建築,西站作為旅客入口,東站作為旅客出口和貨運中心。馬英九於台北市長任內提出「軸線翻轉,再造西區」萬華區都市發展策略,其中一項是以萬華車站為基底,以 BOT方式興建雙子星大廈,一旁空地增建一棟停車塔,三棟建築有空橋相連。

  東棟主要作為台北市政府部分局處第二辦公室和公共空間,包括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婦女中心、勞動局、工務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萬華區民活動中心。社會局婦女中心目前已蒐集婦女意見,正著手規劃中,未來可能有婦女諮詢中心,烹飪、縫紉、運動課程,親子友善園地。勞動局將有勞工教育館、就業服務處、勞動條件檢查處、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西棟主要由凱撒飯店和商場進駐。

  整個建案由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鴻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建造,預計 2016 年 9 月落成開幕,可望為萬華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活水。


拒絕假復興! 雙子星空橋上的天際線

  2015 年 12 月,萬華雙園里長許惠城察覺,萬華雙子星空橋明顯偏低,經策劃連署人士實地測量,高度只有 4.93 公尺,寬度長達 14.29 公尺,相似建案的松山車站空橋有 7.62 公尺高、9.8 公尺寬。萬華雙子星空橋在視覺上產生壓迫感,擔心大型消防機具無法通過會影響救災。行經康定路的用路人發現,空橋遮蔽 5.6 公尺高的交通號誌和道路指示牌。目前柱身已加裝新的交通號誌,不禁懷疑建商當初是否設計有誤。

  台北市議員劉耀仁特請消防局開全台最高 72 公尺雲梯車通過,差 70 公分就觸頂。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長羅文明表示,空橋高度符合法律規定,很難要求建商更改。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科長黃皇嘉表示,建商接受交通維持計畫審理時,已知空橋會遮到交通號誌,允諾建案完工後負責調整。

  此消息發布在臉書社團「萬華人的小宇宙」,網友群情激憤,相關人士透露,建商報告書對於空橋訊息紕漏不夠透明,雖然在地里長有參與審議會,但建築事務須具備專業知識,一般人很難理解報告內容,因此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於是眾人決定發起連署,向政府和建商提出三點訴求:立即停工並請專業第三方與民眾討論橋體設計,公布都審決策資料與施工設計圖,全面檢討周邊交通號誌及步行環境。各地網友踴躍參與連署,全萬華區36 位里長也參與其中,各方輿論壓力促成空橋高度變更會議。

  2016 年 2 月 19 日,台北市議員劉耀仁、6 位萬華區里長、建商鴻磬開發、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和財政局皆與會討論空橋高度變更一事,最終取得建商調高空橋的承諾。目前設計變更後,康定路上的空橋將提升到 6 公尺,艋舺大道上的空橋維持不變,空橋工程將於 8 月完工。

  看似與日常生活毫不相干的空橋事件,萬華人與各地民眾卻熱絡地參與連署,最終透過理性方式達成目標,可見眾人對於即將改變萬華的大型建案十分關心,只是一直缺乏公開管道暢所欲言,在網路上發酵的空橋事件正好引爆眾人累積已久的真心話,不吐不快。



<↑回目錄>

 

    活動搶先報
  萬華社大「小腳大腳艋舺尋蹤」暑期代間營歡迎大家來報名!!


一起來玩吧!你的‧我的艋舺地圖

「小腳大腳艋舺尋蹤」暑期代間營 A204S

生態的萬華、古色古香的萬華、人文的萬華、歷史的萬華、生活中的萬華、轉變中的萬華,想好好認識萬華這塊土地嗎!?讓我們透過這次的營隊,透過跨世代的合作,一起走讀萬華、分享不同世代記憶與經驗中的艋舺樣貌,然後創造屬於彼此的艋舺主題地圖吧!

活動時間:105年8月1、3、5、8、10、12日,週一、三、五,9:30~17:00
上課地點: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
參與對象:樂齡族 55歲以上之成人15位;新世代 13歲~18歲之青少年15位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7/29(五)
報名地點:
臺市萬華區南寧路46號【龍山國中校區】電話:(02)2306-4267*9
臺市萬華區西藏路201號【萬華國中校區】 電話:(02)2339-4568分機*9

活動聯絡人: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 林小姐 電話:(02)2306-4267分機23
活動費用:
本次營隊免費!但需繳交500元保證金及保險費100元,缺課未超過學習總時數1/5者且參與成果展者,於8/29(一)至10/07(五)可持收據至萬華社大龍山國中校區辦公室退回保證金。新生報名須交300元(製證費+報名費)

活動內容:http://www.whcc.org.tw/Course/SummerCourseDetail.asp?smtr=105&cc=A204S



<↑回目錄>


2016鄉土教育中心特展~~「藝述自然」~用創藝接近自然・用敘述傳遞自然(系列活動也開放報名囉!)

活動及報名網頁:http://www.whcc.org.tw/News/NewsDetail.asp?NewsID=2744

2016鄉土教育中心特展~~

「藝述自然」~用創藝接近自然・用敘述傳遞自然


「萬華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是艋舺的獨特生態環境代表之一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均長期關注社區發展與環境守護議題
而萬華區的「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溼地保育」是國家列為重要計畫之一
期許能透過本次特展來增進社區參與度與在地居民的環境教育程度、
提高居民對環境的認知轉化、提高地方保育計畫的永續性;
在這次特展中,我們鼓勵民眾珍惜資源、主動加入保護溼地工作、
擔任義務解說志工、來一趟賞鳥之旅的行動力
而透過社區民眾參與的過程,也可提昇學習能力與創造力
並喚起對「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溼地」環境的愛護與珍惜資源的保育意識
齊力示範新型態的生態保育。

「藝述自然」訂於105年7月13日(三)下午2時於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一樓中庭廣場
舉行開幕茶會
,活動當天除了開放免費參觀外
並規劃「認識溼地生態」的體驗活動,讓參加民眾與溼地生態做第一類接觸

展覽期間特別安排三場活動,詳細內容請詳見學校官網
各場次為105年7月24日(日)下午2時至4時「大生態小縮影」手作活動
以數種水生植物創藝出屬於自己的水生植物盆栽設計;
105年7月30日(六)下午2時至4時「種籽創巧思」手作活動
以青年公園週遭的生態資源,運用生活中常見植物的果實與種籽來DIY創作物品;
105年8月13日(六)上午9時至11時「尋訪華江溼地」導覽活動
藉此讓社區民眾從導覽過程中引發更多參與保育工作興趣及
更認識我們萬華獨特重要的資源地。


<↑回目錄>


 

    學習心得花絮
  書法藝術賞析與創作(萬華國中校區)

撰文/李佩珊 攝影/萬華社區大學

  
陳豐澤老師 學員作品 燈燈相映照艋舺春聯放送

  剛上小學時,父母為了端正我的字體,遂開始學習書法,但僅學了2年後就再也沒有碰過書法了!
  直到去年才忽然想起這份記憶,一直在網路上尋找成人書法課程,不是離家太遠就是費用很高,在朋友的介紹下才知道萬華社區大學有開設書法班,很幸運遇到陳豐澤老師!

  由於實在太多年沒提筆寫書法了,不但找不到書寫的感覺,而且字好醜,跟其他學習多年的大哥大姊們相比真的慘不忍睹,但陳老師總是很有耐心及細心,鼓勵我別著急一步一步來,每次上課一定會看完每位同學的作業。大哥大姐們也很熱情,有什麼問題都會教我,重點是大家都好幽默,常被逗得哈哈大笑。

  還記得從毛邊紙慢慢進階到宣紙的感覺很不一樣,宣紙的用墨量與書寫速度都需要掌握,不然很容易暈開,也沒有格子可以對照,剛開始依然寫不好,但心中是充滿成就感的,原來我也可以寫一篇真正的作品。

  楷書學到一個段落後,老師開始教導草書,但其實心中對草書還蠻抗拒;因為沒學過再加上比較喜歡端正的字型,總覺得很難拿捏那種奔放自由毫無拘束的字體,還有一個問題是看不太懂草書字。不過經歷每次的練習改正後,越寫越有心得,也越有成就感;終於漸漸能體會老師說的,草書比楷書還好寫的感覺;現在寫楷書居然覺得很費神。

  今年過年我鼓起勇氣寫了家裡的春聯,雖然寫得不是特別好,但我有信心勤加練習會越來越好。平常也常常把寫好的作品翻拍給朋友看,這些都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與鼓勵,現在越寫越有興趣,知道該怎麼拿捏;但願有朝一日我也能像其他大哥大姊們寫得一樣好,更期待這次的成果展我能展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最棒的學習成果會       書法藝術賞析與創作班師生     學員作品交流分享



<↑回目錄>

   

    線上學習
  種籽手創館

學服志工隊大隊長 林介上

  種籽手創館以南萬華的「自然生態」為發源地,以低碳綠生活為目標,從大家最熟悉的青年公園撿拾種籽開始認識周邊的自然生態,並透過各式種籽打造出居家小飾品及種籽作品,利用退役公車打造一個種籽手創館。萬華社大種籽導覽志工利用果實和自然素材進行創作,融入社區特色,廟宇文化、生態文化、濕地保育…等,進行各式創作,種籽手作作品有華江雁鴨、河濱公園的生活、鳥的彩繪……等。

線上學習影片:




守護天然濕地環境-華江水岸

教師 黃適上/熊伯清

  華江水岸位在新店溪和大漢溪兩河交會的地方,也交會出多樣的歷史層次。

線上學習影片:


<↑回目錄>